第341章 王 达-《支教青云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一年,农户几乎将椪柑树砍掉。这样的经验教训后来还有,比如猕猴桃、比如奈李、比如山药、比如杜仲,还包括养殖业的开发,或一年、或两三年,这样的项目都归于失败。

    王达反复翻阅过留在开发办的资料,也访问过曾经一些赚钱的村子,得出的结论是产业开发必须有,但眼光要好,风险也大。

    赌对了,致富发财;赌错市场,亏本失败。但要说不开发产业,农户肯定会越来越贫穷。究其原因其实很多,根本点在于对市场的把握,对市场的掌握。

    桔城市这边产业开发,都依赖于外面有大老板过来拉产品,而没有任何渠道向外推销产品。所有开发的项目,都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态下,自然是纵然你不断调整产业开发,可总是落后于市场的变化。

    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,那是哪一产业赚钱了,随后周边的人都一拥而上。桔城市地域稍微偏远,产出后仅仅运输这一关,就卡住本地产业的壮大。

    王达研究之后,对大规模产业的发展,基本呈否定的态度。如今的销售渠道,比起十几年前自然不同,完全可借助网络平台,做网络销售。不过这样的销售虽有效果,但不可能大规模地售卖产品。

    这几年,王达在开发办也着急,下面区县确实在不断地做项目开发,每年申请项目资金都不少,但结果有好有坏,可没有一处有亮点项目。

    原本这两天,王达准备到白泥区某乡镇去巡查一下项目开发的成果。具体则是白泥区大田镇一个村,有上十家农户做养殖业开发。市里给出一些资金和技术指导,到如今,养殖的产出也差不多了,他必须亲眼去看一看,看看养殖项目的效果。

    因为项目的规模不大,十几户而已,对销售上没有多少压力。这点量,就是白泥区基本可消化掉,主要是看养殖业产出和技术积累情况。

    今天是在市里准备资料,周雅丽是后辈,但她找到自己,说是白泥区那边一个村主任找到市里,要问问养殖业的事情,一起吃个饭。

    王达觉得这样的事可有可无,自然答应下来。不管来人怎么样,但对方既然找到周雅丽,他还得走一趟。
    第(2/3)页